表面上看,特朗普在美俄峰会后似乎变得“软弱”了。尤其是面对记者关于是否加征对华关税的提问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暂时不考虑”。这个表态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在几周前他还在公开威胁,要对那些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动手”,其中印度已经尝到了加税的苦头。
但现实的复杂性远超人们的预期。政治姿态与经济现实的碰撞,强硬表态与技术制约的交锋,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谁才是政策的真正主导者。短短三天的时间,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背后隐藏的原因复杂且深远。
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基地的美俄峰会现场,红毯两侧停放着F-22隐形战机,B-2轰炸机编队从头顶飞过。此次峰会堪比冷战时期的高峰会议,虽然没有达成具体的停火协议,但却意外地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会议结束后,特朗普匆忙登上专机,原本计划的晚餐被临时取消。几小时后,他坐在福克斯新闻的镜头前,面对一个关键问题时,他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回答:“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我觉得现在不需要考虑这件事了。”他说完后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当然,我可能两三周后会再考虑。”
这一表态显得非常突然。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公开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关税,尤其是中国。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而特朗普的突然转向,无疑让这场预期中的贸易风暴暂时按下了暂停键。
特朗普此时选择软化语气,其时机非常微妙。五天前,美国刚刚同意延长90天的中美贸易休战。如果此时再对中国的能源采购加征关税,刚刚缓和的贸易关系可能再次陷入紧张。特朗普显然不愿冒这个风险。而他做出这一决定的背后,远不止是表面的外交考虑,技术和经济现实的考量更为重要。
有一个关键数字,能够清晰解释特朗普为何在对华政策上如此谨慎——98%。这意味着美国F-35战斗机雷达核心组件砷化镓的98%依赖中国。而中国不仅控制着全球60%的稀土矿产资源,还垄断了92%的稀土精炼能力。美国国防部曾尝试通过回收和技术替代来解决稀土短缺的问题,但回收成本过高,替代材料的研发进展也较为缓慢。如此深层次的依赖,迫使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走得格外小心。bwin官网若加征关税,中国可能会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这将严重影响美国的军工企业,尤其是F-35战斗机的生产。
F-35战斗机,作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武器,拥有不可忽视的“阿喀琉斯之踵”。这款隐形战机的核心技术依赖于中国稀土资源,尤其是其雷达组件中的砷化镓材料。面对这样的技术依赖,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加征关税不仅意味着贸易上的摩擦,还可能触发技术断裂,使得美国的军事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在美国的企业层面,中国的影响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比如,波音公司全球1万架飞机的零部件在中国制造,特斯拉的40%的电池供应商来自中国,苹果公司依赖中国供应链提供关键零部件。这些数字反映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网络,任何过度的关税升级都可能引发国内经济的不安。2025年4月,美国市场发生了股债汇“三杀”现象,股市暴跌、债券价格下滑、美元贬值,三大市场同时受挫,造成了罕见的金融风暴。这也让特朗普在5月与中国达成关税休战协议时,选择将关税维持在30%,并延长至11月。
政治和经济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使得特朗普在对华关税问题上不得不做出妥协。然而,在政治上,他依然需要保持强硬姿态,以迎合共和党的选民。在接受采访时,他强调“可能两三周后再考虑”加税,这一表态既为未来的政策调整留有余地,也避免了舆论指责他软弱。这种“打太极”式的回应,展示了美国政治体制下“既要又要”的特点。特朗普既想通过关税施压中国以获取谈判筹码,又不敢轻易冒险,避免全面脱钩的严重后果。
此外,美国对中国的技术依赖也不容忽视。自2023年起,中国逐步加强了对镓、锗、稀土等战略矿产的出口管制,这直接影响了美国F-35战斗机的生产。美国试图通过其盟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来填补供应缺口,但由于技术壁垒和高昂的成本,这一方案的实施进展缓慢。特朗普政府虽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维持对华强硬立场,但技术层面的依赖让这种立场变得越来越脆弱。
特朗普的策略在对待印度和中国时截然不同。印度因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而面临美国威胁,被加征25%的关税,而中国则获得了更多的缓冲期。这一差异让美印关系迅速紧张,而美中关系则相对稳定。这背后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美国与中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关税框架,而与印度之间没有类似机制,华府可以对印度进行更直接的操作。
美国的强硬姿态在对俄罗斯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特朗普通过施压俄罗斯石油进口国,向俄罗斯传递了美国不妥协的立场,同时也为自己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一层对比。这种操作表面上看似进攻,实际上是在防守,避免市场因贸然行动而产生恐慌。
中国在面对美国关税威胁时,表现出了冷静和战略定力。中国坚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合法的,继续保障自己的能源供应,并通过多元化战略来抵抗美国的压力。同时,中国在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方面也展现了外交智慧,通过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降低了对美国政策的依赖。
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争端,体现了深层次的矛盾。美国一方面无法承受与中国的全面对抗,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美国优先”的霸权思维。技术依赖与政治意愿之间的冲突,在稀土和半导体等技术领域尤为明显。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让美国的优势逐渐削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空间愈加狭窄。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暂不考虑”的决策不仅关乎中美之间的博弈,更关系到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重构,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愈加复杂。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不仅是外交策略的调整,更是现实制约下的理性选择。全球化和技术依赖已经深刻改变了国家间的博弈方式,任何单边主义的冒险都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后果。而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注定使得“脱钩”之路无法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