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苏宁在南京召开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吸引了全球数百家地产企业汇聚南京。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等地产大佬现身站台,和“东道主”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一道开启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
发布会上,苏宁不仅向外界全面展示了苏宁智慧零售的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更公布了未来三年的大开发战略:联合全球顶尖的地产商,新开15000家店,打造2000多万平方商业实体。这对苏宁来说是“大事”,对中国零售行业而言,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大动作”。这可以认为是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苏宁通过新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加码线下,推动整个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
一边是“线下已死”的观点持久不息,一边却是线下市场不断被重新激活,零售业到底发生着怎样的变局?
在线零售之“变”:越来越热闹的线年亚马逊计划收购美国批发超市Wholesale Club。在国内,早在2014年,阿里推出“千县万村计划”,京东宣布未来五年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腾讯入股永辉超市,在拍拍商城之后通过线下再度进军零售业。对于纯电商平台而言,“颠覆线下”的豪言已经不在,在日渐变化的发展环境下,重新考量并布局线下市场似乎成了必选项。
其一,流量和获客成本不断提升。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人口红利已经越来越少。同时,随着各种智能产品的不断涌现,线上入口和渠道越来越碎片化,在线零售的流量成本、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如今在线单个获客成本已高达数百元,生存压力巨大。以京东为例,虽然自创立以来发展迅速,但几乎年年亏损,至今也未走出泥沼。
其二,场景化服务成软肋。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如今90、00后的消费喜好、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都有着新的特点,他们注重个性化、场景化的消费体验,因此商品的展示与体验成为关注点,场景化时代来临。对于在线零售来说,这些需要实际感知、实际体验的场景化的体验式服务是最大软肋。而随着这些新兴人群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个软肋会越来越明显。
bwin官网
首先,从社会规模和影响力看,实体零售远超在线零售。根据尼尔森最新的零售监测资料与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线上快消品尽管带动了整体销售额增长近29%,但线下渠道销量仍占全国快消品销售额的74%之多。而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实体零售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左右,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1/5左右,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5%左右。可以说,实体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
其次,从发展环境上看,实体零售有着宏观政策利好。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指出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释放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从政策层面促进实体零售的升级发展。从长远看,实体零售已经迎来新的政策利好期,发展环境会进一步得到良性改观。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陈有钢对电商和传统零售曾有这样一段精辟的描述,他指出“中国零售企业家在过去几年的行业变局中,体会到了经营的几重境界:2011—2012年,电商来袭,传统零售模式开始受到冲击,危机感出现;2012—2014年,宏观经济下行,实体店份额遭受电商飞速侵蚀,经营压力骤升,业绩下滑,多年的传统经验和信心受挫;从2014年底开始,零售业逐渐回归零售本源,开始强化客户和供应链管理,业绩逐渐企稳,电商与传统零售也从原来的水火不融到结盟互利。”